当前位置:首页 > 团体标准 > 标准介绍


学会团体标准介绍 | 《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规程》



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标准《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规程》(T/ZCEAS 1001-2024)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,2024年3月31日发布,并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24年4月出版。


规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、混合结构和钢结构的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。


01

编制背景


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巨大,既有建筑的维护、加固、改造和功能提升的需求量急剧增长。另一方面,第五代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》对部分城镇的设防烈度和地震分组进行了提高和调整。以浙江为例,7度设防的地域面积由0.2万km2扩大到0.7 万km2,宁波、嘉兴和杭州主城区由原来6度提高到7度,金华、衢州、丽水、台州由6度以下不设防提高为6度设防。与现行标准规范对新建建筑的抗震要求相比,既有建筑建造时的设防标准普遍偏低,结构抗震性能薄弱,抗震加固是既有建筑改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。


02

基本思路


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是,当构件抗震承载力不满足时,采取增设抗震墙、支撑或消能减震等结构整体性加固措施,以减小结构变形和构件地震内力;对于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的构件,则采用基于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既有结构构件的屈服次序、构件损伤程度进行量化评价,如构件在罕遇地震下实际损伤等级不超过预设的允许损伤等级,可允许不采取加固措施。这样可避免大范围、大面积的针对构件延性的低效率加固,实现局部加固代替全面加固,提高抗震加固效率。


03

主要创新点


根据既有建筑的建造年代、建造时采用的设计标准、后续工作年限,划分用于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设计的建筑类别(表1);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流程(图1),确定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和构件性能设计指标的参考依据,结构和构件的性能评价方法;承载力验算时楼面荷载、荷载分项系数、地震作用分项系数、组合值系数的取值方法;符合既有建筑加固特点的结构分析方法。


图片1(1).png


图片2(1).png


图1  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流程




《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规程》.pdf


关于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
      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于1957年,是浙江省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团体,是依法登记的社团法人。本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本省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,发扬“创新、求实、合作、奉献”的精神,促进土木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,促进科技创新以及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,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。
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杭州市安吉路18号

  • 邮编:310006

  • 电话: 0571-85050331

  • 网址:http://www.zjcas.cn/

  • Email:zceas2022@163.com

CODE.jpg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2009 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 版权所有 | 联系我们 | 浙ICP备17059965号
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返回顶部